找到相关内容12964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学生暑期实践怪现象频现

    暑假开始了,不少大学生也投入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不少怪现象,值得深思。 四川支教扎堆超出震区接待能力 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小学,孩子们...学生暑期前往支教。 据了解,今年赴四川暑期实践的队伍大大多于去年,成为了最热门的暑期实践地点。 上海某高校社会实践项目负责人分析称,这是因为去年各高校申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截止日期...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13063386781.html
  • 慧能无念功夫的实践方法

    慧能无念功夫的实践方法  The Zen school’s practical method in the name of “Thought-lessness”   Duh,bau-ruei   ...在心念上作成佛功夫的实践者,《坛经》则是其一生观念与行谊的记录[[i]],每一段经文都是在说明调理念头的方法,本文即将揭露《坛经》此一论学之宗旨。《坛经》各品中主题不一,但都是“无念功夫”的具体展现,...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2654808.html
  • 理念与实践养成的人间佛教

    理念与实践养成的人间佛教  刘泽亮(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  满义法师所著《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一书,从阐扬妙谛、弘法利生、慈心悲愿及人间净土四个层面,展示出星云法师领导下的佛光山对现代佛教事业的开拓。在我看来,理念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是星云模式人间佛教的形成机制,换句话说,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是理念与实践双重养成的结果。  一、人间佛教理念的养成  人间佛教乃是为人的佛教。佛教、佛法乃因人本而产生。...

    刘泽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04365598.html
  • 佛教的自我教育与生活实践

      佛教的自我教育与生活实践   -- 以天台二十五方便为例   以天台二十五方便为例  觉启法师   (佛光山丛林学院教师、义守大学讲师)   提要:人类从小到大就不断地自发性的自我认知、...“觉者”即是“佛成”。至于,成就“觉者”的方法可散见于三藏十二部,这种学习不是知识的累积,而是生活的实践。   本文以天台智者大师“二十五方便”来谈佛教自发性的自我教育观是完成自我的基础,因为“人成...

    觉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4353617.html
  • 江西佛教文化之农禅实践

    江西佛教文化之农禅实践   农禅实践 “农禅并重”名称的提出始于唐代,但僧人从事农禅以自养,在江西的实践由来已久。据韩溥著《江西佛教史》记载,早在晋永嘉元年(307),临川战坪(今名唐坪)白山寺,...带头实践之。“师(指释怀海)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众皆不忍,早收其作具而息之。师云‘吾无德,争合劳于人’。师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食”。(《景德传灯录))对此,后人称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正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5761605.html
  • 实践人间佛教内核转换佛教研究课题

      实践人间佛教内核转换佛教研究课题——邓子美   回顾近代中国佛教史,以下三个基本结论值得重视:第一、由太虚大师奠定基石,赵朴初居士与印顺法师等加以丰富拓展补正的人间佛教理论,是20世纪中国佛教最可贵的智慧结晶。第二、太虚大师贯注毕生精力从事的僧制革新与瑜伽菩萨戒行实践之所以屡遇挫折,与中国社会近代化遭受重创密切相关。第三、本世纪佛教复兴事业的衰落,与30、40年代佛学研究的主流未能为之导航...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2985045.html
  • 法鼓山的实践:四种环保

    法鼓山的实践:四种环保  为了因应现代社会的变迁,让大家都能安居乐业,法鼓山积极提倡四种环保运动,就是心灵环保、生活环保、礼仪环保、自然环保。  心灵环保  环境污染不离人为、人为不离人心、所以环保要从心灵的净化做起,用慈悲心对待众生,用智慧心处理事情。保护自己的心,不受困扰及污染。  生活环保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需要的才要、想要的不重要,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要养成少慾知足、勤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2073669.html
  • 正法与菩提分法的实践

    正法与菩提分法的实践  林崇安(1998)  佛法是佛陀所发现的正法,是适用到所有众生的一个普遍的法则,是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的方法。今日要想复兴正法,一方面要了解什么是正法、什么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一方面要知道如何去实践正法、如何去实践三十七菩提分法。以下先探讨正法的内涵及特色,而后分析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此中,引用释尊的核心教导──《杂阿含经》──作为主要的依据,并以此经的本母《瑜伽师地论》...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2554806.html
  • 佛教慈善的理论来源与实践

      佛教慈善的理论来源与实践   作者:慧弘法师   慈善是指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慈善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帮助,而且还涵盖精神层面的关怀。佛教慈善作为社会慈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充分的佛教理论来源。自古以来,佛教慈善在对人提供物质和精神帮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诸佛菩萨到历代祖师都是佛教慈善的最好实践者。下面笔者就对佛教慈善的理论来源与实践作简要的论述。   佛教慈善是佛教思想...

    慧弘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3091860.html
  • 慈航法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慈航法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戴显群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摘要:佛教与教育的关系是慈航法师“人间佛教”理念的基本内核。本文所归纳出教育救国、教育兴教、佛学统摄一切学术的理念,尚可反映慈航法师教育理念的精髓。慈航法师还是教育事业的实践者。为了实践其教育理念,他毕一生之精力兴学育才,兢兢业业。这对佛教教育乃至国民教育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慈航法师是我国现代一位著名的...

    戴显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4279626.html